2月25日晚,由江蘇省政協主辦、蘇州大學承辦的江蘇省政協第十七屆“戲曲走近大學生”活動啟動式在我校天賜莊校區存菊堂舉行。江蘇省委原副書記、江蘇省政協原副主席、昆評室名譽主任顧浩,江蘇省政協原副主席、昆評室名譽主任陸軍,我校黨委副書記王魯沛出席活動。參加活動的還有我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以及來自各學院(部)的900余名師生。啟動式由我校藝術教育中心主任、音樂學院院長吳磊主持。
王魯沛在致辭中向蒞臨此次活動的領導和嘉賓表示歡迎,并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學校美育工作的關心與支持。他指出,學校對于戲曲藝術教育的重視由來已久。多年來學校充分挖掘地方傳統文化優質資源,始終堅持將“戲曲名家請進來”與“學生展演走出去”相結合,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戲曲傳承傳播活動,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今后學校也將繼續積極探索挖掘校內外豐富優質的美育資源,持續強化美育育人功能,將美育融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過程。
青春版《牡丹亭》總策劃白先勇向學校發來書面致辭,由我校朱棟霖教授代讀。2004年6月,青春版《牡丹亭》在我校存菊堂首演,開啟了昆曲藝術的復興之旅。多年來,累計演出400余場、走進國內外40余所高校,創下了昆曲演出史上的奇跡?;厥?9載演出歷程,白先勇指出,此次原班人馬重返蘇大存菊堂演出意義非凡,希望蘇大學子接力傳承火炬,繼續保護和發揚昆曲文化。
陸軍對我校戲曲進校園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江蘇省政協“戲曲走近大學生”品牌活動自2007年起,已舉辦了17屆,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在蘇州大學成功首演,已歷經19年。活動的持續開展,離不開蘇州大學黨委、行政部門的高度重視。希望學校持之以恒,繼承發揚優良傳統,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再上新臺階。
演出開始前,著名昆劇表演藝術家、青春版《牡丹亭》總導演汪世瑜作演出導賞。他從青春版《牡丹亭》在蘇大首演的“情緣”講起,代表主創團隊向蘇州大學和廣大師生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謝,并引導在座師生欣賞戲曲寄寓的文化內涵。
接著,由沈豐英、俞玖林等戲曲名家聯袂登臺,演繹青春版《牡丹亭》,將師生帶入一場昆曲旖旎美夢,領略戲曲文化的博大精深。青春版《牡丹亭》精華本共有《驚夢》《言懷》《道覡》《離魂》《冥判》《憶女》《幽媾》《回生》八個折目,將杜麗娘和柳夢梅最經典的戲份無縫銜接在一起,把一個“情”字展現給觀眾,完全濃縮了《牡丹亭》的“美”。
蹁躚小步,水袖飄飄,道不盡風姿楚楚;吳儂軟語,一唱三嘆,訴不盡輕柔委婉。演出結束后,觀演師生們紛紛表示被演員的精彩演繹深深震撼。
承千年精粹,傳文化血脈。戲曲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更是表現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要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第十七屆“戲曲走近大學生”活動啟動式,是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的重要部署精神的積極探索,更是傳承“戲曲走近大學生”品牌精髓、落實“五育并舉”要求、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培育時代新人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