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正在荷蘭鹿特丹市舉行的第17屆PCST國際科技傳播學會雙年大會上傳來消息,剛剛選舉產生了來自全球各大洲的14名PCST學術委員,我校傳媒學院教授王國燕連任當選PCST學術委員,成為本屆學術委員會中唯一當選的中國人,也是至今以來入選PCST委員的中國高校唯一學者。
成立于1989年的PCST(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twork)是科技傳播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國際學術組織,在推動國際科技傳播事業的發展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其成員涵蓋了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傳播研究學者、科研機構的媒體傳播者、科學教育工作者、科技館與博物館、科技新聞與科技編輯、面向公眾對話的科學家、科學主題的視覺與表演藝術家等。PCST的學術委員會共設28名委員席位,每兩年改選其中的14名,每屆委員會任期4年,負責組織舉辦PCST學術年會以及各類不定期的科學傳播互動交流活動。委員候選人經過提名后由PCST的所有會員投票選舉產生,14名學術委員分布為:歐洲4名、美洲及非洲4名、亞洲及大洋洲4名、35歲以下青年委員1名、學生委員1名。
任職國際科技傳播組織是推動中國科技傳播領域國際化的重要體現。中國代表首次入選PCST學術委員會是在2014年,時任中國科協副主席、副書記的程東紅是進入PCST學術委員會的第一位中國人。在這之后的2018年,在新西蘭舉行的第16屆PCST國際科技傳播學會上,王國燕作為中國代表當選為PCST學術委員,之后她在推動中國科技傳播學界的國際對話與交流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并在2021年申辦2024年PCST蘇州論壇成功拿到主辦權,即將在2024年10月18日-20日在蘇州市舉辦一場中國科技傳播界與國際世界深度對話交流的學術盛會。本次連任委員意味著王國燕在PCST的任期將延續到2027年。
王國燕現為傳媒學院數字傳播系主任,中國科協國家科技傳播中心-蘇州大學聯合科技傳播研究基地主任,江蘇省高校社科傳播與應用基地主任。其研究方向包括科技傳播、科學可視化、健康傳播、科學計量與計算傳播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后期重點課題、醫學部以及材料工程學部的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青年課題、韓國高等研究基金等,在Science Communication,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Science as Culture, Science & Education,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Leonardo等國際國內期刊上發表70余篇論文。圍繞科學傳播的輿論環境建設撰寫的多篇決策專報被中央部委采納。在社會服務上,王國燕擔任著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科技傳播理論研究專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自然辯證法學會科學傳播與科學教育專委會副主任,以及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期刊編委等學術職務。此外,近十年來她還協助諾貝爾獎獲得者、兩院院士等科學家的上百項前沿成果設計Nature, Science, Cell封面故事,并曾登上中央電視臺CCTV2演講“前沿科學的可視化藝術”。
此外,自2019年加盟蘇州大學以來,王國燕教授與賈鶴鵬教授共同組建了蘇州大學科技傳播創新團隊,吸引了一批畢業于海內外知名大學的優秀青年學者加盟,現團隊全職研究人員已經達到12人。蘇州大學科技傳播團隊舉辦了多場富有影響力的科學傳播蘇州論壇和國際會議,主持國家社科和自科基金8項,發表了80余篇科學傳播領域高水平國際論文,包括發表在科學傳播領域公認的國際頂級刊物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和Science Communication上共計9篇文章。如今,蘇州大學的科技傳播學派已成為在科技傳播研究與實踐中具有中國特色與國際顯示度的學術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