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了2022年度擬備案“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名單,蘇州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通安園區名列其中。這是我??萍紙@繼獲批“國家大學科技園”“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之后喜提的第三個“國家級”雙創服務平臺資質。
作為校地合作的“橋頭堡”,蘇大科技園深度參與了學校與蘇州工業園區、吳江區、吳中區等各地方政府的全面合作,并積極承擔相關考核任務,通過創新資源要素的差異化投入,既堅持高校本色,同時和地方產業發展保持同頻共振,實現了分層次、分領域地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形成了校園苗圃區(工業園區)、科技創業區(姑蘇園區)、創新加速區(吳中園區)、產業化基地(通安園區)、未來產業科技園(吳江區)的發展布局,打通了校園科研創新-眾創實戰演練-孵化器培育-加速器試產-產業化拓展的創新創業全鏈條成果孵化通道。
在校領導有組織科技成果轉化和一體化科研創新的總體布局下,近年來,科技園形成了科研、人才、成果、企業互通互動、共融共享的良性循環,為學校的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高水平科學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發提供了積極的支撐。
五年來,全面爭先創優——科技園新獲認定 “江蘇省創業孵化示范基地”“江蘇省互聯網眾創園”等5項省級資質以及6項市級資質,連續五年在江蘇省科技企業孵化器績效評估中獲評“優秀(A類)”、連續四年在蘇州市創業孵化示范基地考評中獲評“A級(優秀)”;開展科技創業孵化——新孵化科技型中小企業455家,其中學校師生、校友及產學研合作企業296家;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5家,獲評各級創新創業領軍人才42人,企業獲授權發明專利195項;營造校園創新氛圍——策劃推出“子實品牌”系列雙創活動,組織舉辦活動65期,服務師生及社會超萬人次,受到學校與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組織雙創競賽——組織進行 “挑戰杯”“互聯網+”“創業江蘇”等大賽項目的挖掘、培育和輔導,組織園內企業和團隊參加各類各級創新創業比賽100余項,園內項目獲得國家級獎項8項、省級獎項19項、市級獎項35項;服務地方經濟——形成了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每年為蘇州創造稅收超億元,接納大學生、研究生就業、實習人數超千名。
當前,我校正與吳江區積極推進在未來校區建設未來產業科技園,擬以材料科學與工程、光學工程和機械工程等優勢特色學科為方向,深度嵌入地方產業大背景,對標國家試點要求,積極探索校地深化合作的新模式。未來,蘇州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將繼續圍繞“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服務學校'雙一流'建設”三大目標,不斷鞏固品牌優勢,為區域經濟發展蓄勢賦能,打造新時代校地合作示范標桿,為學校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